近日,内蒙古一家大型奶山羊养殖基地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——当地奶山羊产奶量再创新高,不仅单只羊产奶量提升5%,羊奶品质也显著改善,按当前收购价计算,养殖场每月增收达8万元。这一“奇迹”的背后,源于饲料中添加的“秘密武器”——DME乳酸菌。

肠道健康是高产“基石”,小小乳酸菌大作用
奶山羊的瘤胃与肠道堪称“营养转化工厂”,其中栖息的海量微生物直接决定着饲料消化效率。一旦菌群失衡,有害菌占据主导,即便投喂优质饲料,营养也难以被充分吸收,产奶量自然受影响。
“以前羊常拉稀,饲料换了好几种,产奶量还是上不去。”养殖场负责人介绍,自引入DME活菌机现场发酵乳酸菌拌料饲喂后,情况彻底改观。

这种高活性乳酸菌能为瘤胃内的纤维分解菌等有益菌“保驾护航”,显著提升粗饲料利用率;同时,其代谢产生的大量乳酸可降低肠道pH值,有效抑制大肠杆菌、沙门氏菌等有害菌,从根源上改善羊群肠道健康。
绿氮团队经过半年多实地验证:按“5升DME乳酸菌拌1吨精料”的比例添加后,奶山羊肠道菌群平衡被重塑,同样的饲料能转化出更多营养用于产奶,为高产打下坚实基础。
产量品质双提升,数据见证“真金白银”
数据最具说服力。以该基地1800只挤奶羊为例,引入DME乳酸菌后,月度产奶量达130吨,较原计划超出8.3%,整体产奶量提升5%。按当地羊奶收购价8元/公斤计算,仅此一项,养殖场每月就多赚8万元。

更令人欣喜的是羊奶品质的飞跃。由于消化功能改善,奶山羊合成乳脂、乳蛋白的前体物质大幅增加,产出的羊奶口感更香浓,营养更丰富,在市场上更受青睐。“现在收奶的企业都主动提价,说我们的羊奶品质稳居上游。”负责人难掩喜悦。
减抗替抗护生态,绿色养殖走得远
在养殖业愈发重视“绿色生态”的今天,DME乳酸菌的价值不止于增产。全球每年超8.4万吨抗生素用于食源动物,导致细菌耐药性、药物残留等问题日益突出。而该基地使用绿氮活菌机(DME-25)现场发酵DME乳酸菌后,羊群拉稀腹泻现象显著减少,兽药与抗生素使用量大幅降低,既响应了国家“减抗、替抗”政策,也让羊奶更安全。
健康的羊群不仅产奶期更长,被动淘汰率也显著下降。即便在换料、转群、天气突变等易应激时期,高活性DME乳酸菌也能帮助羊群平稳过渡,避免产奶量骤降,为长期收益提供保障。
此次奶山羊场的“产奶奇迹”,为内蒙古奶畜养殖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新思路。小小DME乳酸菌,既破解了“增产难”问题,又守护了绿色养殖底线,未来或将成为更多农牧场提质增收的“标配”,助力内蒙古羊奶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。




发表评论